全州路線自由選只要台幣16000元

⭐️路線A⭐️首爾市區→德津公園→全州鐵路自行車→韓屋村→首爾市區
⭐️路線B⭐️首爾市區→韓屋村→慶基殿→鄉校→殿洞聖堂→首爾市區

內容說明

使用規則:

用車一天固定08:00-21:00中間連續10小時,用車不可超過21:00。

包含項目

不包含項目

景點介紹

德津公園

位於全州市區的德津公園擁有一池廣闊的湖水,是由傳統涼亭與菖蒲池構成,且設有人工瀑布與木橋的自然公園。德津公園最有名的莫過於7~8月間盛開的蓮花,夏天時,碧綠的荷葉一片片滿覆湖面,加上盛開的蓮花,形成令人驚嘆的壯觀景致。湖上還有一座吊橋,從橋上俯瞰荷花百態,美不勝收。而湖水邊的音樂噴泉表演也值得一看。

此外,公園內還有「兒童憲章」、「辛夕汀詩碑」、「金海剛詩碑」、「全琫準將軍像」等9個石造紀念物,連同淡雅的蓮花香氣一起,讓造訪此地的遊客得以在此感受到全州的風情。

全州韓屋鐵路自行車

全州韓屋鐵路自行車位於韓國每年有上千萬旅客造訪的熱門景點全州韓屋村附近,是利用廢棄火車站牙中站的腹地重新打造而成的體驗型休閒運動。全程自Silli至Waemangsil為止,來回3.4公里,平均時速為15~20公里。

全州韓屋村

全州韓屋村位於全州市豐南洞與校洞一帶,共有730多間櫛比鱗次的韓國傳統建築韓屋聚集於此。在瞬息萬變的現代都市中始終保存著古老面貌的全州韓屋村,因可體驗韓國過去的傳統而聞名。

全州韓屋村的韻味尤其體現在韓屋美麗的屋頂曲線上,屋脊一角稍微朝天空翹起既是韓屋的特徵,亦是韻味所在。韓屋大致分為裡屋和舍廊房,裡屋因為是女人們居住的地方而設有閨房,舍廊房多為男人們使用的空間而設有書房。韓屋主要依照男女生活方式區分活動空間,擁有各自顯著的特徵。其中裡屋做為女人們生活的空間,多位於最為隱密而深幽處。韓屋的另一項特徵就是暖炕房,韓屋主要是坐在地板上的生活習慣,因此地板下都設有暖炕。暖炕的構造是在屋外設灶孔(函室),只要在炕板(灶孔內)下點火加熱就會讓整個房間的地板變暖,冬暖夏涼為其最大特色。

韓屋村內還另外設有韓屋生活體驗館,可在這裡的書房與閨房內體驗暖炕房的設施。韓屋生活體驗館還提供盛裝於納淸鍮器內的傳統韓食,更添加不少風味與色彩。全州韓屋村內不僅可直接體驗傳統生活,還能品嚐著名的全州拌飯。

全州韓屋村慶基殿

朝鮮太宗於太宗10年(西元1410年)在全州、慶州、平壤建立了「御容殿」供奉朝鮮開朝君王──太祖李成桂肖像畫。太宗12年(西元1412年)更名為太祖真殿,之後於世宗24年(西元1442年)分別命名為全州慶基殿、慶州集慶殿、平壤崇靈殿。慶基殿於壬辰倭亂(西元1592~1598年)時曾遭祝融,直到光海君6年(西元1614年)才被重建。整個建築物由本殿、軒、翼廊所構成,內三門與外三門則包圍其外。

在全州慶基殿,每週六傍晚會開啟秘密之門
帶給100位幸運兒特別時光,探訪夜晚的慶基殿
月光下感受朝鮮歷史氣息的瞬間,慶基殿「與王散步」邀您同行

全州韓屋村慶基殿「與王散步」是每次僅開放100個名額,讓遊客在慶基殿聆聽音樂、品茗,在全州度過歷史之夜的特色活動。而透過慶基殿文化遺產導覽、音樂表演、品嚐茶點,也讓遊客在全州深度體驗韓國傳統之美。

全州鄉校

被指定爲第379號史蹟的全州鄉校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全州地區的鄉校。所謂鄉校就是指朝鮮時代學生學習的地方國立教育機關。全州鄉校原位於慶基殿附近,1603年時遷至現在的地址。鄉校內供奉著孔子等7位中國儒學家和18位韓國先祖的牌位。包括供奉牌位的大成殿在內,全州鄉校內共有16棟建築物,規模較大。

全州殿洞聖堂

* 凝聚天主教最初殉教者憾恨的死刑處 *
全州殿洞聖堂為史蹟第288號,被建於朝鮮時代天主教徒的殉教址上。此聖堂最初建造於天主教信徒們被處以死刑的全羅北道全州市殿洞豐南門外,朝鮮時代的全州曾設有全羅監營,天主教會所在的殿洞自然成為殉教址之一。正祖15年(1791)首位殉教者尹持忠(Paulus)與權尚然(James),以及純祖元年(1801)湖南的首位使徒柳桓儉(Augustinus)與尹之憲(Francisco)等,皆於此處受到迫害。辛酉迫害(1801年)時,柳桓儉與柳觀儉兄弟被處以戮屍刑(將死者屍體再次處以斬刑),尹之憲、金有山、李宇集等則被處以絞刑。為了紀念他們的殉教,1891年(高宗28年)法國Baudenet神父買下這塊地,1908年開始建造聖堂,並於1914年完成聖堂外部工事。此聖堂建造於日據時期,由設計首爾明洞聖堂的Poisnel神父著手設計,包含內部工事,共耗費23年完工。

* 湖南地區最早的羅馬式建築 *
全州殿洞聖堂利用灰色與紅色磚頭建造的建築外貌,與首爾明洞聖堂類似,算是早期天主教聖堂中數一數二的優美建築。混合拜占庭及羅馬樣式的聖堂,也是韓國國內最美麗的建築之一。最初聖堂建造於天主教殉教地的豐南門外,之後擴建至現在的位置。殿洞聖堂是湖南地區最早建造的羅馬式建築,於長方型平面上堆砌磚頭,中央及左右各有拜占庭樣式的鐘塔。內部的天花板為拱型,兩旁通道的天花板則為十字型交叉的拱型。聖堂建築物所使用的部分磚頭,是利用當時日本統監府拆除全州邑城的泥土所燒製的磚頭,並用鄰近全州邑城豐南門附近城牆的石頭作為地基石。